問題甲的產生不分年齡男女,小至三歲的小孩也可能發生。產生問題甲的原因有許多種,尤其台灣的環境潮濕悶熱,照護上需要格外注意。加上平日的修剪或是清潔的不當,或是運動受傷造成趾甲傷害,或是鞋子不合腳型,器具沒有正確消毒和器具共用等都是形成問題甲的原因。
基本的辨識方式,可以從出現紅、腫、痛、增厚、變色的情形來判斷,發生這些情況就需要注意指甲的變異的產生了。
每一個人的問題都不同,指甲狀態也不一樣的,並不是每一個問題甲都是需要架矯正器的,這些都需要經過專業護甲師評估,才能判斷您的趾甲是否需要使用矯正器。
矯正有不同的方式,比如人工置甲、合金矯正器、貼片矯正,這三種是目前常用的矯正方式。護甲師會依照個人的指甲及狀況和環境因素評估顧客適合哪一種矯正器,所以不一定貴的矯正器就是最好的喔!應該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矯正器才能事半功倍。
基本上指甲的生長大概需要4~6個月的時間,但是隨著每個人的新陳代謝及生長修復期不同,加上問題甲發生時間不同及感染的深度不同,還有居家照護的配合度,都會影響恢復的時間。
大部分凍甲的產生與不當的修剪息息相關。從小觀念裡並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正確剪甲,加上3C產品的使用,視力的衰退都會增加剪甲的困難。正確的剪甲就可以大大減少凍甲的產生。
當然不是!拔甲後的照護至少需要半年的生長期,台灣的環境潮濕悶熱,對於傷口的養護相對不易,一不小心就變成了感染甲,反而得不償失。面對凍甲/崁甲,我們可以透過正確修剪及養護,甚至必要時需要使用矯正器,讓足趾一步步回到原生狀態,避免反覆感染的發生。
瘀青本身就是傷口的形成,此時就要盡量保持足趾的乾燥,像是洗澡後可以用衛生紙將趾甲的水分吸乾,或是使用吹風機將趾甲吹乾,並觀察趾甲的生長狀況。
現代人對於運動的觀念提升,相對也更容易造成運動傷害的情況。 像是跑步、登山、羽球、網球這類型的運動,都是比較有趾甲往前衝擊的姿勢,所以相對容易產生擠壓的問題發生,就會出現瘀青、趾甲斷裂、分層甲的情形。建議定期的整理足趾,並穿著適合腳型的運動鞋,才能減少運動甲的產生。
當足趾及足底的完整度很高,相對被感染的機率就很低。就像是如果您的抵抗力很好,當公司有一位同仁感冒了,您未必會被傳染,相反的如果您免疫力很低,被同仁傳染感冒的機率就大大提升。
足底的硬繭或是雞眼,需要定期的整理,讓它慢慢回到原來的狀態,才能讓您舒適的站立及走路。 有時候問題甲一直未能獲得改善,是與足底的皮屑息息相關,不完整的足底是真菌的溫床,反覆下增生的皮屑會使足趾的健康生長受到影響。
通常不建議,需要視個案而定,會由護甲師評估才能決定是否可以施作,施作上就必須使用「抗菌底膠」,並且兩週就要將凝膠卸除。 如果出現問題甲,務必要正視問題,絕非用凝膠或指甲油上色蓋過喔!